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孤懸大膽島 戰地風情濃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金門27日電)60年前的大二膽島戰役,被視為共軍攻金犯台前哨戰;今天的大膽島上仍駐有官兵,戰地風味濃,精神標語遍布,還有相傳為抗清名將鄭成功開鑿、離島罕見的淡水泉源,風光獨特。



民國38年共軍於古寧頭一役戰敗後,仍伺機蠢動,隔年7月26日,共軍約700多人渡海進犯離台灣本島較遠、面積較小、兵力較少的大膽島、二膽島,國軍僅約300人,戰事持續到隔日近中午才結束,國軍殲滅共軍310人、俘敵252人,傷亡34人,一舉得勝。

國防部副部長趙世璋出席紀念大二膽島60週年紀念大會時說,大二膽戰役規模雖小、時間雖短,但對建立軍威及信心很有幫助。

從離島金門出發,搭船前往大膽島約需半小時,若耐得住風浪搖盪之苦,一路上會看見 2個小島,分別是復興嶼及猛虎嶼,復興嶼雖然很小也駐有國軍。

再往前航,就是大膽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山壁上巨幅中國民國國旗,接著就是高高豎立的「大膽擔大擔,島孤人不孤」著名標語。

大膽島並不開放觀光,平時每天有一個來回班次的船運送補給品,通稱「菜船」。

駐島官兵2、3個月才有一次長假,平常則有「島休」,也就是在島上休假;由於島不大,沒有娛樂設施,島上駐兵近年建立「開心雞舍」、「大膽牧場」及「神泉菜園」,照料動物、翻土種植,多少排遣了日常無聊。

大膽島畢竟曾是戰地,島上隨處可見雷區警告牌,還有各式精神標語,大多是在八二三砲戰後陸續印刻上去。每有重要官員上島,也會留下標語紀念,包括「看!氣壯山河。聽!龍吟虎嘯!」、「團結鞏固精練」,其中最著名的是故總統蔣經國的「島孤人不孤」。

此外,大膽島是金門縣 6個離島中,唯一擁有淡水的島,水源來頭還不小。

駐島官兵解釋,明末清初時,很多漁民經常到大膽島靠岸休息,傳說明朝將軍鄭成功也曾到此一遊,並用寶劍插地,地底湧出泉水,名為「神泉」;若是流寇登島,泉水就乾涸;漁民登島,又流出淡水,一度流傳神泉「明善惡」。

駐島官兵說,民國80年代,有名「軍中情人」上島勞軍,一走近泉水,水源就不知為何乾涸,半年後才又冒出淡水,此後「女賓止步」成為泉源旁的不成文規定。

與大膽島相隔僅 4公里多的對岸,就是中國大陸福建省廈門市,島上這頭立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心戰喊話牆,廈門那廂豎著「一國兩制統一中國」,連夜間都有燈泡照亮,形成你來我往的有趣景象。

據島上官兵說,大約5、6年前,大膽島的心戰喊話牆燈泡壞了幾個,有幾天沒亮;據說,廈門官員笑稱,要自掏腰包買新燈泡裝上。標語少了政治味,反倒成了特殊景點。

刻著「島孤人不孤」標語的巨石及蔣經國頭像仍屹立在大膽島,戰事已遠,駐軍未曾鬆懈;孤不孤,也只有駐島官兵點滴在心頭。990727

文章來源: 中央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