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納建言、知民怨 亡羊補牢猶未晚


中國時報【江慧真/特稿】

距離投票不到三個月,「花風暴」撼動郝龍斌選情。半個多月來,郝龍斌難甩花價泥沼,深陷民進黨設定的議題戰中;國民黨內有人風涼隔岸觀火,有人跳腳郝識人不明;其實,選舉只忌驕兵,不怕改過,就如古人「補苴罅漏」:趕快把落底的草鞋縫一縫,把的瓦罐補一補,日子還是好過得很。

郝陣營的盲點,首在漠視民眾深層的感受,這也正是馬政府去年大跌一跤的「不解民怨」,顯然當初「劉內閣失火、郝市府無感」。

事發第一時間,市府堅持「此花非此花」,痛批民進黨抹黑花博、見不得台灣辦大型的國際活動,甚至連「不愛花博就不愛台灣」的指控都出來了,足見郝這四年間,閉門戮力市政,卻和民心有所落差,摸不到民眾「心痛」的癥結在哪裡。

其次,郝派幕僚上火線滅火,主軸始終直指民進黨「政治鬥爭」,但花價過高理由一改再改;這樣的危機處理能力,看在輔選大將陳健治眼裡,也直喊郝龍斌怎這麼憨,「誰打選戰不是乎你死?當然是政治鬥爭,但要迅速切割脫鉤!」於是,花博的花種成百上千,民進黨一天一爆,再利害的選舉機器也要疲於奔命。

選舉,本就是「廣結善緣」的藝術;最管用的招數,不是區分「你是誰的人」,而是不管誰的人,最後都變成「我的人」。郝龍斌的正面人格特質不少,正直清廉不結黨營私,但個性拘謹,智囊團不多;好不容易金溥聰找來趙少康,趙少康坦率一句「撤掉敦南單車道」建言,竟被郝龍斌敬謝不敏,再多再好的建議,自然也進不了郝的營帳。

台北市若失守,是馬在五都選舉中最不可承受之重;首都一役,不但牽涉馬英九的領導威信,也攸關馬的連任之路,如有閃失,極易引爆黨內爭鬥。面對此刻浮現的清君側之聲,郝龍斌應廣納諫言,藉此整頓輔選機制,建立溝通平台,擴大參與層面,在兩個月內集中火力,仍可喚回泛藍的危機意識,營造勝選氣勢。

文章來源: 中時

推薦網站: 法院, 車禍, 上訴, 婚姻, 仲介糾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