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日本拒絕道歉 中日緊張局勢持續升級


日本首相菅直人26日對中方提出的要求拒絕稱:“不回應中國的道歉和賠償要求。”日本外務省也發表講話強硬表示:“中方要求沒有任何根據。”外媒紛紛報導說:“放還中國船長不僅沒有改善兩國關係,反而使兩國關係更加緊張。”

日本媒體紛紛主張恢復同美國之間的關係。他們主張,應該重新加強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執政時期因沖繩美國海軍陸戰隊基地問題而出現裂痕的美日同盟,在中國東海地區確保日本權益。《日本經濟新聞》指出,此次事件獲得的唯一外交成果就是,日本外相前原誠司23日在紐約與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舉行會談時,對方表示:“釣魚島(日本稱間隔列島)適用於《日美安保條約》。”

很多人指責日本政府在對中外交方面顯得不成熟。他們指出,菅直人內閣中沒有精通中國外交的人士。典型親美派、新任外相前原誠司在擔任民主黨党首時期曾被中國政府列為“反中人士”。他在事發初期不斷強調“依法處理”,阻斷了外交、政治領域的迂回解決方式。

網上出現了數千條指責兩國政府的留言,但主要報紙則保持冷靜,意圖平息激憤的社會氛圍。發行量較大的日本報紙大都以“部分輿論可能歪曲整體社會氛圍”為由,幾乎不在報紙中反映線民輿論。但同時會通過民意調查和直接採訪的方式瞭解國民輿論。

《每日新聞》25日在社論中指責稱:“這一決定讓人感覺日本被中國的外交態勢壓倒。”但同時也指出:“希望放還中國船長後中日之間緊張的外交關係能有所緩和。”《朝日新聞》就放還決定評價稱:“在中國提高施壓力度的時候放還,確實留下一些疑問。但這是顧全大局的決斷,也是高度的政治判斷。”

■ 更多新聞請看朝鮮日報

文章來源: 朝鮮日報

推薦網站: 刑事, 商標, 拋棄繼承, 律師事務所, 侵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